銷售量下降,煤價大幅下滑,義煤公司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義煤公司領導班子及早動手,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內部市場化運作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自2014年3月起,義煤公司先后組建了人力資源市場、物資管理市場、科技創新市場、機電市場等11個專業化市場。重點完善二三級內部市場化,推進區隊(車間)、班組市場化建設,完善、規范“市場結算+指標考核+責任目標考核”的內部市場化運行模式。
義煤各單位紛紛結合自身實際,構建起了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框架,使企業內部市場化逐漸走向成熟、完善。
提升煤質 產出效益
“抓煤質就是抓效益,保煤質就是保生存。”這一認識在義煤公司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義煤公司的管理層在年初就曾經預測,如果煤質能夠平均提高201千卡/千克,一年義煤就能多拿5億元,這對擺脫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義煤公司由于自然賦存原因,造成了中部礦井煤層內在灰分高,東部和西部礦井煤層賦存不穩定,灰分高硫分高,整體呈現出灰分高、硫分高、發熱量低的特點。在這些客觀條件面前,義煤人沒有退縮,迎難而上,圍繞著“煤質提高201千卡/千克”的目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制定了各種提煤質的措施。
義煤在全公司范圍內掀起了一場“提煤質”的攻堅戰,通過強化全員、全過程煤質管理,從生產源頭抓起,嚴把采、掘、運、裝各環節關口,充分發揮風選廠及配煤措施的作用,確保實現煤質的提升和各項煤質指標的完成。
從源頭控制煤質。義煤公司按照“煤質是設計出來”的煤質理念,根據各礦井煤層自然條件,按照宜綜則綜、宜炮則炮、綜炮并舉的原則,選擇合適的采煤工藝,合理布置采區和工作面,把好設計關。充分利用物探技術,加大工作面超前勘探,配套建立和完善煤矸分采分運措施,保證煤、矸分采、分儲、分運。加強井下用水管理,噴霧降塵用水、電機冷卻用水做到機停水停;煤層注漿、
注水達到標準要求后立即關停,堅決杜絕把積水引入溜煤眼和煤倉。
強化采掘工作面現場管理。各礦井由生產技術部門現場指導,做到超前支護,降低采高、加強頂板管理;制定專項煤質措施,控制層位和采高,并對碴包地段放松動炮,嚴禁割碴;放煤時要間隔多輪、見矸關門,要求煤質、地測相關科室,安排專人現場跟班督導,做到放好煤,多放煤。
加強過程管控,杜絕二次污染煤質。運輸過程中,嚴格執行煤矸分運措施,杜絕影響煤質的矸石、雜物、水進入運輸系統,在各施工地點設立煤質檢查記錄本,落實安監員、采樣工三班分頭面跟班動態查煤質措施,嚴抓現場煤質違規行為,對碰觸煤質“紅線”的責任人給予責任追究和經濟處罰,確保從全員、全過程抓煤質。
利用經濟杠桿,提升全員參與抓煤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義煤公司制定和完善煤質管理考核辦法,實行煤質切塊工資考核制,對煤質不達標的單位實施扣產折標,對于煤質完成情況好的單位實施獎產,提高各單位全員抓煤質的積極性。
節支降耗 降本增效
義煤公司在開源的同時,不忘節流,提出“省下來的都是效益”。他們既從大處著眼,“少做一個工作面,少掘一條巷道,少維護一米巷道”,又從小處著手,“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多措并舉,全面降低企業成本,提升運行質量。年初,對耿村煤礦西區12240工作面下巷進行工程優化,減少巖巷工程量70余米,節約157.3萬元。這僅僅是義煤優化設計、杜絕設計上浪費的一個縮影。工程設計過程中,優化方案,做到方案最優、效益最佳。
材料消耗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噸煤制造成本。義煤公司堅持對標管控,規范物資供應管理,加大設備、物資調劑力度,推行材料消耗定額控制。各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把生產材料計劃與生產任務計劃同步下達,前三季度,義煤公司共節約采購資金262萬元;調劑材料類閑置物資35萬元。物資復用5764萬元,修舊利廢6177萬元。
通過持續對供電系統優化和“避峰填谷”,義煤實現了機電設備投入和電費的雙節約。上半年,義煤公司按照“能停則停、能減則減、能合則合”的原則,對供電系統進行優化,節約供電設備購置資金935萬元、電費529萬元。同時,義煤公司在全公司范圍內實施用電管理的“避峰填谷”,峰段主要檢修設備,運行安排在谷段,做到谷期填滿,峰段避開。
付出終有回報。在河南能源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義煤人的不懈努力,2015年上半年,義煤公司實現原煤單位制造成本比計劃下降34.14元/噸,為持續穩定生產運營提供了保障。
依靠科技 提高效率
義煤公司按照 “立足實用實效、堅持攻關與推先并重”的要求。耿村煤礦在13230工作面進行的巷道錨網索支護技術改革,每米巷道節約0.4萬元左右,巷道變形量幾乎為零,避免了巷道擴修,該工作面可節省擴修費約720萬元以上。石壕煤礦12202工作面布置采用沿底掘進,梯形工字鋼棚進行巷道支護,能夠節省大約8400個人工,并減少在巷道下壓過程中消耗材料投入,從而降低噸煤成本。新安煤礦引進的巖巷機械化作業線,能實現工作面施工打眼、耙矸、出矸等連續作業,具有工藝先進、結構緊湊、機動靈活、操作安全、省時省力等優點,大幅降低職工勞動強度。
同時,發揮公司內部研究所的研發作用,瓦斯研究所已獨立測定完成永鑫、昌平、楊村等8個礦井通風阻力,節約相關費用80萬元;完成義安礦14020工作面、新安礦13170工作面的抽采達標評判,節約資金36萬元。地質研究所上半年完成了鐵生溝、曹躍、天新等三對礦井的地質報告修編工作,節約經費約40萬元,礦壓研究所與地質研究所聯合開展的《沖擊地壓危險性地震槽波與縱波聯合探測技術研究》完成了對耿村礦12230工作面的地震波CT探測實驗,詳細標定沖擊危險區的分布范圍,為針對性地采取解危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取得了近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