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浮動式離岸風電仍待評估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7-07-11 來源:中國時報 關注度:0]
摘要: 因應綠能趨勢,經濟部能源局今年宣布將在臺灣西海岸建置離岸風力發電場,以再生能源取代核電,但離岸風力打樁到海床,將產生噪音,引發環保團體憂慮影響海洋生態,并影響漁民生計,為此今年委托金屬中心評估浮動式風力發電平臺的可能性,以降低環境的衝擊。...
因應綠能趨勢,經濟部能源局今年宣布將在臺灣西海岸建置離岸風力發電場,以再生能源取代
核電,但離岸風力打樁到海床,將產生噪音,引發環保團體憂慮影響海洋生態,并影響漁民生計,為此今年委托金屬中心評估浮動式風力發電平臺的可能性,以降低環境的衝擊。
經濟部與全球最大離岸電力廠丹能風力,攜手在彰化海域建置4處風場,目標是2030年達到4兆瓦,可供應343萬戶用電,但這項綠能產業是否能達標,則需再進一步觀察。
金屬中心副執行長魏嘉民指出,離岸風力指的是從海域打樁基座到海床巖層,海上承載一
風電機組,靠風力轉動風機發電;但因打樁除了打到海底50公尺深,過程中也會產生噪音,并危及海洋生態和影響漁民生計,引發抗議。
他表示,由于影響層面太廣,浮動式風場建置方式採漂浮錨碇系統,不須固定在海床,可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不過,這項技術,全球都還停留在測試階段,除了歐洲大本營外,日本在福島核災之后,5年來在多次在福島外海進行浮動式離岸風電測試,但是迄今尚未併聯發電。
雖然浮動式離岸風電對環境衝擊相對較小,也具有潔凈經濟效益,是未來再生能源發展重要趨勢,但是造價成本更高,能否被市場接受,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驗證。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