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平價上網正漸行漸近。
5月23日,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開展
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為引導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風電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實現風電在發電側平價上網,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風電平價上網示范工作。
而在
光伏行業,隨著技術的進步革新,平價上網也日漸臨近。在去年的光伏“領跑者”項目競標中,光伏企業就已報出0.45元/每千瓦時和0.48元/每千瓦時的“低價”,這與部分地區的
火電價格相當。多位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我國光伏發電2020年在用戶側實現平價上網,2025年在發電側實現平價上網,這個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平價上網可期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繼續位列全球第一。
在裝機容量規模實現全球領跑的同時,近幾年光伏行業成本也明顯下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我國硅料成本降低了44.4%,組件成本降低了41.6%,逆變器成本降低了57.1%。
來自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2016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平均度電成本已經從100美元/MWh下降至86美元/MWh,降幅為15%。光伏度電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技術成本下降與全球項目競爭加劇的影響。預計2017年,全球光伏的度電成本將進一步下降20%。
成本下降的動力源于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在今年的SNEC光伏展會上,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其中,隆基樂葉推出了升級版Hi-MO2組件。據悉,該款產品基于Hi-MO1的低衰減技術,結合雙面技術,首年光衰率可低于2%,平均年衰減低于0.45%。此外,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企業,也推出了PERC雙核組件、PERC多主柵單晶組件等新品。
“根據目前行業的發展形勢推測,在未來三五年內,光伏應該就能實現平價上網。”一位光伏電站開發商負責人向記者樂觀估計。
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也認為,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將提前實現。在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期間,瞿曉鏵表示,包頭“領跑者”招標最低報價0.52元/千瓦時,低于內蒙古西部一般工商業電價0.5253元,因此在用電側平價上網已經實現。瞿曉鏵判斷,2018年將實現“風光同價”,2022年則實現“火光同價”。
而根據協鑫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技術路徑圖,2019年,
多晶硅成本預計降至8美元/公斤,高效組件成本預計降至2.4元/瓦以下。成本路線圖顯示,2019年6月前,協鑫集團實現光伏電站單位投資預估5.5元/瓦;我國中西部地區光伏發電度電成本降至0.4元/度,與
核電價格持平;東部地區光伏發電度電成本降至0.5~0.55元/度,與天然氣發電價格持平。
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認為,光伏行業這幾年的進步速度超過大家的想象,相信2~3年時間,在全球大部分、包括中國大部分地區,實現平價上網是確定性事件。
“零補貼”挑戰
隨著平價上網的臨近,意味著光伏企業也將逐漸告別補貼時代。
由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環保、可再生等優點,其成本也相對較高,發展初期需要政府補貼加以扶持。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我國多次向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用電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經過數次提價之后,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為每千瓦時1.5分。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