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去年黯淡業績后,中國第二大煤炭上市企業中煤能源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終于有了好轉。
8月24日晚間,中煤能源發布業績報告稱,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263億元,同比下降1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加0.12元。
去年同期,中煤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97.47億元,同比下降16.1%,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9.65億元,同比下降240.7%。
中煤能源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的減少,主要是受煤炭市場形勢影響,自產商品煤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加上公司對部分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的礦井采取了限產或停產措施,自產商品煤銷售量同比減少,綜合影響使煤炭業務對外銷售收入同比減少20.14億元。
上半年,中煤能源完成商品煤產量4038萬噸,同比減少589萬噸,下降12.7%,其中完成動力煤產量3526萬噸,煉焦煤產量512萬噸。
受煤炭市場不景氣等因素的影響,去年的中煤能源不得不面對上市七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92.71億元,同比下降16.1%;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5.20億元,同比下降了428.7%。
在扭虧采取的措施中,中煤能源稱,今年以來,優化了市場布局和產品結構,主要產品實現產銷平衡,另外嚴格控制成本費用,主要產品單位銷售成本同比均有所下降,同時積極處置與主業關聯度不高的部分資產,提升資產質量等。
為了改善業績,去年底,中煤能源計劃把旗下四處虧損資產,以約9.2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母公司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這四處資產分別為江蘇大屯鋁業有限公司75%股權、山西中煤平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100%股權、平朔鑫源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平朔正嘉橡膠制品有限公司100%股權。
4月28日,中煤能源再次公告稱,計劃將旗下虧損公司四方鋁業集團、中煤邯鄲煤礦機械有限公司、靈石縣中煤九鑫焦化有限公司以及靈石中煤化工有限公司剝離,預計轉讓收益為8.6億元。
中煤能源上半年發生營業成本181.83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1.3%。
其中,除材料、折舊及攤銷等成本均下降外,人工成本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去年同期的21.23億元下降18.74億元,降幅為11.7%。中煤能源稱,主要是各企業認真落實薪酬與業績掛鉤的原則要求,進一步加強工資總額調控,加大勞務派遣隊伍清理,減少用工總量,人工成本同比減少。
此外,中煤能源對各煤炭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強了外包業務管理,嚴格控制外包單價,加上外包剝離量和掘進量同比減少,外包礦務工程費同比減少,從上年同期的6.76億元下降至3億元,降幅達到了55.6%。從煤炭、煤化工、煤礦裝備、金融及其他各細分業務的數據上看,營業成本均為下降。
煤化工業務成為中煤能源上半年利潤的主要來源,經營實現利潤5.85億元。中煤能源董事長李延江也表示,在化工產品市場供給增加、價格下滑的形勢下,公司煤化工項目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有力支撐了經營業績。
上半年,中煤能源煤化工各產品產量實現了較好的增長,完成聚烯烴產量35.4萬噸,同比增長2.3%;尿素產量98.3萬噸,同比增長10.6%;甲醇產量37.7萬噸,同比增長5.9%。
中煤能源上半年的業績回升,也反映了中國煤炭市場的整體好轉。在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政策影響下,今年煤炭價格逐步回升。
7月26日,財政部發布的《2016年1-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煤炭行業國有企業今年首次實現由虧轉盈。
根據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8月24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476元/噸。這一價格已較年初的371元/噸上漲了105元/噸,漲幅達到28.3%。
在與中國最大煤企中國神華(601088.SH)的比較中,中煤能源一直被業內公認競爭力較弱。中國神華憑借其煤炭、電力、鐵路和航運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在去年眾多煤企紛紛虧損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盈利。
但中國神華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未出現好轉。根據其公布的上半年業績快報,1-6月實現營業收入787.23億元,同比下降12.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8億元,同比下降了18.63%。
中國神華表示,上半年經營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上半年煤炭平均銷售價格約為271元/噸,同比下降14%;二是受2015年上網側電價下調影響,上半年平均售電電價約為306元/兆瓦時,同比下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