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資委推動央企加大煤炭去產能不久之后,首例央企剝離煤炭業務的案例昨日出爐。*ST新集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將更改為中煤集團。
記者查閱股權信息得知,*ST新集此前控股股東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公司”),中煤集團并未持有公司股份。而據公告,國投公司擬將其持有的公司785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30.31%)A股股份無償劃轉給中煤集團。因此,中煤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綜合*ST新集年報和中煤官網信息可知,中煤2015年全年完成原煤產量1.66億噸,煤炭銷量1.67億噸,總資產2953億元,營收825億元;在*ST新集股權劃轉之后,中煤煤炭產銷量均將突破1.8億噸,總資產將突破3200億元大關,營收突破870億元。
當前,國資委下屬央企當中,除了兩家煤炭央企(即神華集團和中煤集團)和五大發電集團以外,其他不少央企都在行業景氣時期大舉布局煤炭業務,除了國投公司外,還包括華潤、中鋁、保利、中鐵、新興際華等央企。不過,隨著煤炭行業近年來跌入低谷,加之這些央企巨無霸的主業與煤炭關聯度不高而無法給予相應業務支持,此前大舉布局的煤炭板塊不少都陷于虧損狀態。
以*ST新集為例,2012年之后業績大幅滑坡:2012年凈利潤尚有13.4億元,2013年降至1491萬元,2014-2015年分別巨虧19.7億元和25.6億元,成為煤炭行業虧損最慘重的上市公司之一,并因連續虧損而披星戴帽。
近期,國資委出臺重磅舉措,明確表態支持專業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要求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這意味著神華和中煤這兩大專業煤企將有望成為其他央企剝離煤炭業務的最大受益方,形成國內煤炭資源雙“寡頭”格局。而記者注意到,本次國投公司將*ST新集控股權劃轉,也是國資委上述計劃出爐后的首個案例。
中煤集團辦公廳主任姜淳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國資委近期成立了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主要的使命就是承擔央企煤炭去產能工作,中煤集團也是這個平臺公司的出資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