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輕化科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入夏以來,從海滄口岸進口的煤炭量增長迅速。
經統計,6、7月份,海滄局共檢驗進口煤炭16批699283噸,貨值2616.7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和重量分別增長了56.2%和29.9%。進口煤炭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印尼,輸往廈漳泉地區各個電廠。
從全國情況看,入夏以來進口煤炭量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6月份全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增長31%,上半年全國煤炭進口總量增加了8.2%。
海滄局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入夏以來進口煤炭大幅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以來全國多地區持續高溫,社會用電量創新高,煤炭需求量加大;另一方面則是煤炭行業嚴格執行去產能政策的結果。據統計,國內煤炭產量5月同比下滑15.5%,跌幅為12個月以來最高。
庫存方面,進入6月份以來,全國煤炭港口庫存下降,六大電廠庫存平均可用天數大幅下滑3.2天至14.8天,創近7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平均日耗總量增加13%。
特別是今年7月初山西及貴州再度出現重大煤礦事故,后續監管可能更加嚴格,不排除大批煤礦停產整頓的可能,國內煤炭供應更加趨緊,從而促使進口煤炭量大幅增加。
目前,國家嚴格監管進口煤炭的環保指標,對進口煤炭施行批批檢驗,必須經檢驗檢疫合格才能放行。海滄檢驗檢疫局嚴格按規執行,并推行24小時預約制度,工作人員頂著高溫酷暑,無論是白天黑夜,始終做到船靠碼頭人到岸,確保進口煤炭及時通關,保證各個電廠生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