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虧損也迫使煤炭行業進入去產能階段。煤炭行業分析師指出,動力煤價上漲主因之一,是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煤炭產量已進一步得到壓縮,去產能初見成效。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數據顯示,2016年1至5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3.43億噸,同比下降8.1%,降幅比1至4月擴大1.6個百分點。
同時,政策方面接連釋放出積極信號。在7月7日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發改委主任徐紹史部署了煤炭行業去產能下階段重點工作,要求各地在15日前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市縣和企業等。國資委則在日前部署中央企業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工作,明確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中央企業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約15%,爭取兩年時間壓減現有產能約10%,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央企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供給側改革各項配套措施落實,煤炭產量將有效減少。環評、安全生產及審批等政策同時趨嚴,未來幾個月內,庫存將維持向下趨勢,而需求側相對平穩,煤價存在進一步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