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環保部向媒體發布了11月份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結果顯示在達標天數不足50%的14個城市中有10個位于華北地區,而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倒數后十位城市中也有七個屬于華北地區。由此可見,華北地區仍然是中國空氣污染的第一重災區。
在全國各界高度關注之下,華北地區的空氣污染狀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11月30日北京出現“最嚴重霧霾”天氣。僅一周之后北京又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采取最高預警等級應對重霾。
針對這一問題,環保部對華北地區22城市(區)進行環保綜合督查,范圍覆蓋華北六省(區、市)。發現了阻撓華北大氣污染進程的幾大問題。
首先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布局和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仍然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和環保的主要瓶頸。“一鋼獨大”、“鋼鐵圍城”等現象在華北地區比較普遍。同時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其次農村環境問題突出,環保能力不足,環境監管薄弱,“三塵”、“三燒”污染屢禁不止,也是大氣污染的一大原因。
此外在環保監督防治方面,基層政府環保責任落實不到位;治污方案落實、考核不力狀況仍多見;散煤污染治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和企業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等問題也給環境治理帶來巨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