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煤南運”新通道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5-08-05 來源:中國能源網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又一條超長距離運煤大通道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的控制性工程湖北公安公鐵兩用長江大橋24日開始架設鋼梁。該橋既是中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重載鐵路橋梁,也是中國長江干流上的第七座公鐵兩用橋。
據悉公安長江公鐵兩用大橋地處湖北省荊州市境內...
中國又一條超長距離運煤大通道蒙西至華中煤運鐵路的控制性工程——湖北公安公鐵兩用長江大橋24日開始架設鋼梁。該橋既是中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重載鐵路橋梁,也是中國長江干流上的第七座公鐵兩用橋。
據悉公安長江公鐵兩用大橋地處湖北省荊州市境內,大橋從長江北岸的江陵縣向南跨越長江連接公安縣,大橋全長6000多米,其中主橋長1456米,主跨518米,其中公鐵合建段橋長2244.8米,上層橋面為四車道高速公路,橋面寬26米,下層橋面為120千米/時雙線重載鐵路。公安長江大橋的建設對完善區域路網布局,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促進經濟互動和互補發展,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鐵路運輸史上首開重載列車的國家,而中國重載運輸起步較晚,直到1992年大秦鐵路全線貫通,才在真正意義上有了重載鐵路。在此基礎上,
十二五鐵路規劃,更是把“建設大能力通道,完善區際干線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出要“在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基礎上,加快區際干線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擴能改造,強化
煤炭運輸等重載貨運通道”,重載鐵路建設在這一規劃任務中,承擔著重要角色。中國新的“北煤南運”戰略運輸通道——蒙西華中鐵路煤運通道是繼大秦線之后中國又一條超長距離的運煤大通道,從內蒙古浩勒報吉出發,跨越蒙、陜、晉、豫、鄂、湘、贛七省區,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規劃設計輸送能力為每年2億噸。
建成后的公安長江大橋將連接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湘鄂贛等華中地區,不僅能極大的改善荊州市南北向對外交通,上可達內蒙,下可至東南福建沿海,遠期很可能將被利用作為武漢至西南鐵路通道的過江通道,還能成為國家大能力、高效煤炭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湖南、湖北和江西缺煤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