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國際
油價底部特征明顯,總體呈波浪形震蕩上揚走勢。下半年,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均較小,將以區間震蕩為主。
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已顯現筑底特征,總體呈波浪形震蕩上揚走勢。下半年,供需基本面將迎來溫和改善,支撐油價不會大跌,且為油價創造一定的回升空間,美元升值空間有限,對油價壓力不大。同時,國際油價將圍繞美國原油產量變化和伊朗問題形勢展開波動。綜合預計,下半年國際油價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大幅上揚或跌破前期低點的可能性均非常小,預計下半年WTI和
布倫特波動范圍為50~60美元/桶和55~65美元/桶。
2015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底部特征明顯,布倫特和WTI期貨價格分別于1月13日、3月17日創下46.59美元/桶和43.46美元/桶的本輪油價調整最低點,隨后油價呈波浪形震蕩上揚走勢,并于5月6日、6月10日先后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分別達到67.77美元/桶和61.43美元/桶。上半年布倫特和WTI期貨價格平均為59.35美元/桶、53.34美元/桶,同比下降49.41美元/桶、47.42美元/桶,環比下降30.67美元/桶、31.80美元/桶。上半年,幾個關鍵指標顯示油價下行趨勢基本結束,呈現觸底回升特征,而寬松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又決定油價無法快速反彈。
從油價變動歷史規律特征和技術分析看,油價大跌過程基本完成。通過對1986年以來國際油價經歷的10次大幅下跌的統計看,平均跌幅為46%,最大跌幅為69%,平均下跌持續時間為8個月。本輪油價下跌過程中,布倫特
原油期貨價格從2014年6月19日的高點115.06美元/桶跌至2015年1月13日的低點46.59美元/桶,降幅達60%,持續時間為7個月,接近歷史最大跌幅,時間也接近平均水平。以2008年不變價格計算,今年1月布倫特油價平均為44.94美元/桶,已十分接近2008年12月創下的43.23美元/桶的底部均價。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1月以來國際油價明顯形成了一浪比一浪高的特征,根據切線分析,可判斷油價已經基本見底,并處于恢復階段。
另外,高成本原油為油價提供底部邊際支撐。而寬松的基本面決定了國際油價無法實現觸底快速反彈。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在上半年并沒有發生改變,供大于需215萬桶/日,這從根本上限制了油價的反彈空間。
下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均較小,將以區間震蕩為主。
供需基本面將迎來溫和改善,支撐油價不會大跌,且為油價創造一定的回升空間。從需求側看,2015年世界經濟復蘇總體加快,IMF最新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3.5%,較2014年高0.1個百分點,這將帶動石油需求增長,此外低油價也將刺激需求增長。三季度,將迎來歐美發達國家汽油需求高峰及中東地區發電用油高峰,原油需求將達到全年最高,四季度,需求環比有所回落。總體看,下半年石油需求環比上半年將增長135萬桶/日,同比增長120萬桶/日。
從供應側來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6月5日的產量會議上決定維持產量限額政策不變,實際上是默許了成員國自由增產以保市場份額的做法,加之伊拉克、伊朗均有較強增產潛力,預計OPEC下半年產量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投資減少、項目推遲、鉆機減少已持續達半年之久,低油價對非OPEC產量的影響將在下半年有所顯現。對于美國市場,從歷史統計數據來看,油價與其鉆機、產量之間存在一定的滯后相關性,美國鉆機數滯后油價約5個月,原油產量滯后鉆機數約5個月,去年12月鉆機數開始持續下降,由此可判斷美國原油產量6月可能會下降。基于油價1月已經見底的判斷,預計鉆機數將于6月見底,原油產量將于11月見底。總的判斷,下半年供需基本面可能迎來溫和的轉折,供需寬松形勢將有所緩解。
美元升值空間有限,對國際油價壓力不大。隨著美國經濟開始復蘇,美聯儲去年為持續五年的量化寬松政策畫上了句號,貨幣政策迎來從寬松到收緊的轉折點,加之美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經濟增長的差距和貨幣政策的背離,美元已進入穩固的長期升值通道。在整體經濟復蘇穩定且就業顯著改善的情況下,美聯儲今年內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將繼續為美元提供升值動力。但考慮到房地產復蘇不穩,且通脹仍離2%的目標較遠,加之新任美聯儲主席的“鴿派”風格,預計美聯儲的加息步伐將會審時度勢、謹慎進行,這將對美元升值預期構成溫和引導。從另一方面來看,去年7月至今年3月,美元8個月內升值25.77%,勢頭過猛。投資者對美元升值的預期將有所降溫,美元繼續升值的速度、幅度將相對溫和,對油價的壓力有限。
伊朗短期內原油出口空間有限,不論伊核問題能否達成協議,對油價都不會形成重大利空。4月初,伊朗與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初步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均不讓步,原定于6月30日的最終談判期限一而再地被延長。以最樂觀的情形看,如果最終協議達成,短期內油價將承受較大下行壓力。然而根據歐美國家的法律制度,從協議的達成到制裁的取消至少需要數月的時間,
伊朗石油生產及出口的恢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油價因協議達成而短期內下跌后將隨著市場情緒的緩和重新修正,對油價不會形成重大利空。
希臘債務危機等事件增加了未來國際油價走勢的不確定性。希臘債務危機威脅歐洲經濟弱勢復蘇勢頭,中國股市震蕩增加了中國經濟的穩增長壓力,這些事件同期發生的疊加作用加大了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的壓力。希臘債務危機從經濟、匯率、市場、投機四個層面對國際油價形成利空,歐洲經濟復蘇放緩、歐元持續走低、歐洲石油需求低迷、投機者做空市場都將對國際油價形成下行壓力。此次中國股市震蕩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居民消費將造成沖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觸底反彈有可能后移至三季度,甚至四季度,影響中國石油需求,進而影響國際油價。(作者:陳蕊,為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副主任,主任工程師)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