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向井螺桿費用降低59%,
水平井螺桿費用降低49%。”4月8日,西部鉆探定向井技術服務公司第四分公司經理聶濤為筆者算了一筆賬。
與廠家聯手,通過優化螺桿鉆具結構,強化螺桿鉆具參數,提高螺桿壽命,這就是第四分公司螺桿費用得到大幅降低的秘密。
“2014年,我們通過與有實力的機械加工企業合作,在蘇里格,螺桿壽命提高了50%以上,累計減少螺桿成本支出159.4萬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價格下浮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聶濤說。
一直以來,螺桿費用和材料費用是這個公司變動成本的兩大項,占變動成本的50%以上,也是潛力最大的管控對象。在低
油價帶來的嚴峻挑戰面前,螺桿費用和材料費用的管控,無疑成為這個公司降低成本的牛鼻子。
在離蘇里格2000多公里外的烏魯木齊,這個公司儀器裝備中心主任蒲榮也在算螺桿維修賬。以直徑172毫米螺桿為例,一根維修后的螺桿成本不到新螺桿的30%,而應用效果卻不相上下。
定向井技術服務公司敏銳地注意到這一差距,制定了螺桿維修辦法,對內部螺桿維修單位、使用單位予以相關獎勵,推動螺桿維修及維修后螺桿的再使用。
“去年,通過維修螺桿,節約螺桿成本175萬元。”蒲榮說。
而在蘇里格和克拉瑪依之間的
吐哈油田,定向井技術服務公司第二分公司經理易超同樣為“雙電池
隨鉆測量系統”的良好應用效果而開心不已。過去,因為擔心儀器電池電量不足影響施工,技術人員往往在起鉆后要更換新電池,這樣就造成了電池還剩余大量電的浪費。針對這一情況,這個公司及時引進“雙電池隨鉆測量系統”。儀器入井時從接一根電池改為接入兩根電池,一根電池沒電時,系統能夠自動切換到另一根電池,既提高了電池使用效率,節約了電池成本,又延長了儀器入井時間,減少了起下鉆次數。
“通過使用這一系統,單井電池消耗能夠減少1/3左右。”易超說。
牽住牛鼻子離不開全員行動,這個公司全面推行“單井考核”制度,把螺桿、材料等成本作為單井考核的重要指標,使員工收入與成本控制掛鉤。
“以前我們只要把井打好就行了,不怎么關心成本。現在大家打井的時候心里都算著賬,琢磨著把成本控制好,爭取多拿獎金。”這個公司一位技術人員說。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