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記者從達州萬源市農機推廣站獲悉,該站通過實地踏勘、了解和分析,擬在萬源市白羊鄉新開寺村建太陽能提灌站一座,當地15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和410畝茶地澆灌難題將迎刃而解。
“當地主要靠種植茶葉增產增收,沒有了水源就沒有了生活來源。”萬源市農機推廣站站長王瑛告訴記者,白羊鄉新開寺村原本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硒茶葉特色村,由于氣候因素和地理條件限制,去年一場嚴重的干旱導致該村80%出現飲水困難,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小影響。
為了減輕當地群眾的生活負擔,考慮到建設機電提灌站架設輸電線路困難且成本較高,因此決定建設太陽能提灌站。王瑛表示,建太陽能提灌站是用集成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除了先期機器設備投入和后期使用管護,運行過程不會為群眾的產業發展產生新的經濟負擔。為此,萬源市積極向省農業廳爭取到太陽能提灌站建設試點項目資金100萬元。
8月底,省提灌處副處長母鑫和省農機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廖功磊一行深入萬源實地調研,就項目實施前期的有關工作進行指導。根據現場勘測,提灌站的水源主要是河流,而在當地水源充足,并有儲水池700立方米,太陽能提灌站建成后可大大增強抗御干旱能力,從而實現農民增收。
據王瑛介紹,該提灌站建成后,可解決當地15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和410畝茶園澆灌難題,并能有效改善項目區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該太陽能提灌站的建成,也成為川東北地區建設的第一座太陽能提灌站,將開啟萬源市太陽能資源深度開發利用新路,并將充分利用新能源推動現代農業生產。
據了解,除萬源市白羊鄉新開寺村將建太陽能提灌站外,省農業廳還確定了在大竹縣廟壩鎮寨峰村和姚市鄉建福村建設太陽能提灌站各1座,為廟壩鎮寨峰村2300畝秦王桃、姚市鄉建福村560畝設施蔬菜和1500畝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提供生產灌溉用水,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