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廠低產井共產氣246萬立方米,占全廠總產氣量的22%……”5月6日,負責蘇里格中部氣田開發的長慶油田采氣四廠蘇里格前指的晨會上,生產調度員按照慣例通報全廠低產井生產情況。采氣四廠生產運行科負責人介紹,這項堅持了3年的低產井工況和產量“日跟蹤”制度,讓大部分低產井獲得高產量。
對于超低滲氣藏結構的蘇里格氣田來說,大部分氣井處在低產行列。就已開發8年的蘇中氣田而言,不僅低產井數量多,而且90%的氣井是生產2年以上的老井,因此,如何挖潛低產氣井產能實現氣田長期穩產,是氣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據低產井的不同情況,采氣四廠大力推行低產井分類管理。這個廠將低產低效氣井分為三類,不定期查找低產原因,并對連續生產井采取“措施輔助”、間歇井“一類一法”、長關井“一井一法”的分類管理措施,力爭把單井產能發揮到最大。特別是對低產井采取的“日跟蹤、周分析、月總結”管理模式,實時掌握了氣井生產動態,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早治”,保證低產井的健康運行。到2013年,蘇中氣田的開井時率和氣+井利用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低產井產量貢獻率達到28.24%,優于開發方案指標。
作業三區管理的蘇10區塊共有生產井405口,其中日產低于5000立方米的低產井達222口,占總井數的55%。為保證每口低產井的生產制度達到最優,作業三區技術人員每天都要對低產井實時數據進行4次跟蹤分析,并相應安排4次開關井,共計120余井次,保證其平穩正常生產。
特殊的措施保證了蘇中氣田的高效運行,截至5月5日,采氣四廠已累計生產天然氣16.9億立方米,完成年生產任務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