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半年前還火熱競逐第二輪頁巖氣招標的企業,如今卻躊躇不前。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目前通過國土資源部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企業大部分正在制定中標區塊的勘探實施方案,基本沒有進入實際勘探階段。有的企業甚至萌生了退意,或轉讓區塊,或引進國內外合作者。
在頁巖氣開發受阻背后的是,中國頁巖氣開發勘探程度低、區塊資源情況不清、開發成本高、產量小且不穩定、扶持政策不夠等情況下的巨大投資風險,這從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大先行者的身上可窺一斑。這種局面下,此前盛傳在下半年要進行的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恐難有進展。
轉讓
部分中標企業萌生退意
2012年底,國土資源部進行了第二輪熱火朝天的頁巖氣探礦權招投標。在20個區塊中,資源條件最好的重慶黔江區塊和酉陽東區塊引來眾多企業的競逐,而最終拿下這兩個區塊的是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能源”)及其當時控股的重慶礦產公司。按照合同,在3年內僅黔江區塊重慶能源就得投入17.34億元。這個中標價是中石化出價的10倍,成為當時的“標王”。
然而,不到半年的時間,重慶能源就通過轉讓重慶礦產公司65%股權的方式,將酉陽東區塊轉讓給了華能集團公司勘探。而如今,其與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就黔江區塊的合作談判也正進入最后階段。
“頁巖氣開采企業投資巨大,基本屬虧損經營。重慶能源是迫于勘探開發巨大的風險投資,才將區塊進行轉讓,以降低風險。”參與日前國家有關部門針對頁巖氣開采現狀調研的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他透露,通過國土資源部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企業大部分正在制定中標區塊的勘探實施方案,基本沒有進入實際勘探階段。而且2011年7月第一輪中標的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勘探開發進程也十分緩慢,去年上半年選定澳大利亞上市公司D artEnergy合作,到年底才鉆探了參數井。
“第二輪招投標時很多企業為了中標,許多喊價都比標底價高出數倍,現在中了標之后又沒能力開采,再加上區塊本身條件不好,沒有企業愿意合作開發,好多都還在擱置、觀望中,比如中標貴州鳳崗三區塊的民營企業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氣資源技術有限公司。”一位參與第二輪頁巖氣招投標的專家介紹說。
延長石油集團總地質師王香增此前就擔心,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并不掌握頁巖氣勘探與開發技術,競得區塊后或轉讓,或引進外資,這些行為會影響真正有實力的企業進駐頁巖氣市場。
不過上述國土部的相關人士則表示,煤層氣集中精力開發了十幾年才達到20億方的產量,頁巖氣的勘探開采難度要遠大于煤層氣,不僅僅是投資的問題,還涉及技術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在督促企業加快勘探開發進程的同時,也要理解和支持。
據他介紹,目前國土部相關部門正在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接洽,希望能在用地、用水等方面獲得支持,從而維護企業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積極性。
風險
兩大油開發成本高產量小
中國頁巖氣開發勘探程度低、區塊資源情況不清、面臨開發成本高、產量小且不穩定扶持政策不夠等投資風險,這從中石化、中石油這兩大先行者的身上可窺一斑。
調研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我國共計完鉆63口頁巖氣(油)井,其中石油企業61口,國土資源部2口,有30口頁巖氣井獲得工業氣流,但產量很低。以中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在重慶涪陵焦石壩試驗區為例,當初規劃打井24口,預計頁巖氣年產量達到3億方,但目前僅完鉆一口井,而且生產井從年初開始產氣到今年4月底,產量已經從20萬方/天衰減到了6萬方/天。
“井深3600米,每米費用1.8萬元左右,投入7000萬元,由于沒有精勘、儲量不清,也無法測算能否實現連續產氣,能否收回成本或盈利還很難說。”上述參與調研人士稱。
據他介紹,美國的頁巖氣埋藏深度僅為1000米左右,儲層厚度達數百米,單井鉆井成本不足兩千萬,完鉆時間僅需一周左右,經估算,頁巖氣開采成本是1元至1.27元/立方米。但中國四川、重慶等地的頁巖氣埋藏深度普遍在2600米至3000米,儲層厚度僅幾十米,單井鉆井、裂牙成本接近億元,而且鉆井平臺整體水平明顯落后美國等發達國家,智能化和系統化水平低,打一口井需3個月左右,綜合下來中國開采成本大約是美國的4至5倍,即5元至6.3元每立方米。
此外,目前我國沒有專門的頁巖氣運輸管道,頁巖氣只能通過現有的天然氣管道和公路進行運輸,加之天然氣管道在頁巖氣分布地區非常有限,且缺乏分支官網,頁巖氣無法接入管道,只能通過公路運輸,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長寧和重慶涪陵焦石壩頁巖氣生產井每天生產頁巖氣5萬至6萬方,只能通過壓縮,使用壓縮天然氣運輸車進行運輸,增加了成本。
上述參與調研人士告訴記者,如沒有國家扶持,前期投入巨大,企業基本屬于虧本經營。因此,目前參與頁巖氣實驗區勘探開采的基本上僅是中央油企。雖然現在國家出臺了補貼標準為0 .4元/立方米的扶持政策,但頁巖氣開發企業能否收回成本或實現盈利心里沒底,開發的積極性普遍受到影響。
推后
第三輪頁巖氣招標未有進展
“第三輪招標還沒有進展,先看看第二輪的效果怎么樣再說。我們是在積極地推進,但必須得穩妥,要防止一哄而上。”上述國土部相關人士稱。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先后兩次以招標方式出讓頁巖氣探礦前,在好政策、有利前景的吸引下,我國迅速掀起了頁巖氣“熱”,尤其是第二輪招標吸引到三大國有油企以及民營企業、地方國企和非油氣央企等近百家單位參與角逐。
但是,這股熱潮有著更多一哄而上“畫大餅”式的炒作成本。以大唐集團控股的華銀電力(600744,股吧)為例,201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高達4.9億元,面臨被ST的厄運。但借助競標頁巖氣在資本市場上著實火了一把,連續6天上漲,累計漲幅高達46%。還有以經營房地產業務為主的中天城投(000540,股吧)宣布參與頁巖氣招標的公告一出,股價便應聲大漲。
記者從去年第二輪頁巖氣區塊招標的中標企業名單上看到,19家企業都沒有從事石油、天然氣等傳統油氣開發經驗,有2家為民營企業,4家是在投標前兩三個月成立的。而且相比半年前的熱鬧場面,中標的各家企業卻更多地選擇緘默,其中的上市公司也鮮有發布利好消息。
“從企業來講應保持冷靜的思考,從自身實力出發決定是否參與頁巖氣招標。而從政府來講,要穩妥推進,而且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嚴格檢查中標企業是否執行了其投標時的承諾,沒達到的就應該對其采取一些行動。”上述參與招標人士認為。
而上述國家有關部門的調研報告也建議,制定頁巖氣資源開發、頁巖氣安全生產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設定準入條件。與此同時,通過國家、地方、企業的多渠道籌措資金,對已招標的頁巖氣區塊展開統一、全面的地址勘探和資源普查,建立覆蓋地質勘探企業的頁巖氣資源效益分成機制,明確分成比例,充分調動地勘單位的勘探和普查積極性,對頁巖氣探井相關裝備實行國家財政補貼政策,減少探井成本。
此外,對頁巖氣勘探進行財政補貼,建議補貼數額為頁巖氣區塊中標企業承諾投資量的30%-50%,同時將頁巖氣開發利用的財政補貼從0.4元/立方米提高到1元/立方米。并建立頁巖氣開發中止機制,對勘探過程中沒有發現工業氣流或不具備繼續開發條件的頁巖氣區塊,經過專家論證,允許中止開發,相關部門退回中標企業上交的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