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二院203所服務“海洋石油981”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3-22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近日,航天二院203所技術人員奔赴南海海域,對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船進行了電磁環境監測和測量工作,有效控制了超標輻射源,消除了危險。
據悉,海洋石油981是我國自主設計的投資60億元的第六代深水鉆井平臺,是世界最先進的半潛式...
近日,航天二院203所技術人員奔赴南海海域,對“
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船進行了電磁環境監測和測量工作,有效控制了超標輻射源,消除了危險。
據悉,“
海洋石油981”是我國自主設計的投資60億元的第六代深水
鉆井平臺,是世界最先進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堪稱海工裝備里的“航母”。其自重超過3.1萬噸,最大可變載荷達9000噸,代表了當今世界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最高水平。它的投入使用,對于我國進軍深海
海洋工程裝備開發,提升深水作業能力,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維護國家權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此深水鉆井平臺有兩個對海搜索雷達,雷達設置高度不允許超過直升機平臺的高度,其中一個裝在控制室旁邊。一次在無意中,船上工作人員將雷達信號應答器放在控制室中,發現雷達屏幕上顯示出應答器信號,而雷達本身應該對大海方向發射信號,對船內側只是接收信號。發現此種情況后,
中海油公司找到了203所請求幫助。該所負責人立即布置試驗隊員積極與平臺上的鉆井隊和船長進行溝通,了解信號特征以及平臺上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條件,為客戶提供準確可靠的測試數據。接到緊急任務后,試驗人員當天就動身飛抵鉆井平臺。
在高達137.8米的鉆井架上,迎著肆虐的海風,試驗人員毫無畏懼,背著十幾公斤的設備爬上16個監測位置點,進行電磁環境監測和測量,有時一個監測位置點一測就是二三個小時。經過一系列檢測,試驗人員發現,控制室內的電磁輻射超出國家標準規定限值的幾十倍。于是中海油公司找到了雷達設備的美國供應廠商,進行整改和第二次測試,使電磁輻射量達到了安全范圍,使雷達在工作狀態朝向大海旋轉,在非工作狀態朝向船體旋轉,從而有效地維護了中海油職工的健康安全。
此次測試也是203所首次為我國深水鉆井平臺提供可靠的電磁環境測量數據。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