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發現10億噸大油田
中石油表示將“科學規劃,有序開采”
“中國石油依靠科技創新創出奇跡:在渤海灣灘海地區新發現一個儲量規模超過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國際領先的地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說,“對于眾所矚目的冀東南堡油田的開發,中國石油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規劃,有序開采。”
這是賈承造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于5月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所作的表述。
“40多年來中國石油勘探最激動人心的發現”
新發現的冀東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內曹妃甸港區,地質上為渤海灣盆地黃驊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屬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勘探開發范圍。
“這是一個整裝、優質、高效油田。”賈承造說,“儲量規模大、油層厚度大,平均單井鉆遇油層厚度達到80米至100米;單井產量高、儲量豐度高,已試油的直井單井日產100噸左右,水平井單井日產200噸至500噸,油田儲量豐度達507萬噸/平方千米;油層物性好、油品質量好、試采效果好,主要目的層埋深為1800米至2800米。”
中國石油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潤生在談及南堡油田的重大意義時告訴記者,首先,對于增強我國能源安全供應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006年我國進口原油1.45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44%,2016年將達到50%。南堡油田的發現,無疑將提高我國石油自給程度;第二,對于落實國家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戰略意義重大。南堡油田位于中國沿海地區,表明中國東部石油儲量仍很豐富,目前渤海灣盆地石油勘探尚處于中期階段,勘探潛力巨大;第三,中國能源消費的主要市場在東部,南堡油田的發現對中國東部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意義尤其重大。
李潤生說,正由于此,冀東南堡油田被溫家寶總理稱為“這是40多年來中國石油勘探最激動人心的發現。”甚至讓溫總理“興奮得睡不著覺”。溫家寶說,中國石油工人和技術人員用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工藝和技術,艱辛努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國際領先
這一儲量規模超過10億噸的大油田是如何發現的呢?據介紹,冀東渤海灣灘海地區的油氣勘探始于1998年,在其后14年間,中國石油開展了自營以及與外國公司合作勘探,但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而冀東南堡油田所處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港區灘海地區,當時處于外國公司勘探范圍之內。
“從2002年開始,中國石油調整部署,依靠科技創新,加大了自主勘探開發力度。”賈承造說,一方面,中國石油加強了勘探工作的組織領導,創新管理體制,轉變勘探思路,加強地質綜合研究;另一方面,調集國內最優秀的勘探開發隊伍,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勘探開發技術,比如強化精細三維地震勘探,配套應用整體連片疊前時間偏移地震處理及解釋技術、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鉆井技術、模塊式地層動態測井技術等,克服了一系列地質勘探和工程施工方面的難題。
通過一系列科技創新和總計57.2億元的前期投入,勘探工作終于取得重大進展:冀東南堡油田共發現五個含油構造,面積300平方公里,基本落實三級油氣地質儲量(當量)10.2億噸。其中,探明儲量40507萬噸,控制儲量29834萬噸,預測儲量20217萬噸,天然氣(溶解氣)地質儲量1401億方(折算油當量11163萬噸)。賈承造由此自豪地說,南堡油田的發現再次表明,中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