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廢水除污技術新突破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9-09 香港大公報 關注度:0]
摘要: 含油廢水是油田主要廢水之一,是油田為提升采油率而產生的一種廢水,這種廢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高,一直是油田環境污染的主源頭。除此之外,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也被含油廢水長期困擾。因此,解決含油廢水的循環利用問...
含油廢水是油田主要廢水之一,是油田為提升采油率而產生的一種廢水,這種廢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高,一直是油田環境污染的主源頭。除此之外,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也被含油廢水長期困擾。因此,解決含油廢水的循環利用問題,不僅是各大油田的期盼,也是許多任務業部門的渴望。早前,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宣布,上海安潔士石油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的油田含油廢水無害化處理技術通過了吉林油田的省級專家評審,處理排放指標符合國家排放標準。這不僅是內地首次在該項技術上取得突破,同時,也使長期遭含油廢水困擾的工業企業看到了希望。
油田污染廢水為害
目前中國油田為提高石油采出率,普遍應用壓裂技術。但是,壓裂作業的返排液對環境的污染十分嚴重,處理難度極大,被公認為油田環境污染源之一。專家表示,在石油油井開采之初,地層的壓力將石油頂出。這時候采油非常容易。但隨著開采的進行和地下壓力的減少,采油難度逐漸加大。在早期,一般采用注水驅油的辦法,通過向油井注水,利用油比水輕的原理將油「頂」出來。但目前油田主要采用壓裂技術來提升采油率。
油田壓裂技術是通過專門設備─油田壓裂機將壓裂液打入井下,增大原先地層的孔隙,加快出油速度,增加出油量。壓裂液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含有黏度很大的天然胍膠,加上石屑、沙子等強度比較大的顆粒,還有助排劑及其它的一些添加劑共同制成,形成一種粥狀的溶液。當油田壓裂機將壓裂液打入井下,將地層打開裂縫,壓裂液攜帶的沙子和石屑便會填充進入,將縫隙頂住,避免其在壓力消失后愈合;這時會開始注入一種破膠劑,使天然胍膠的黏度迅速降低,能夠像水一樣被重新回收上來。這種經過脫膠劑再收回來的就是返排液。
新技術助化油凈化
由于返排液中含有胍膠、破膠劑等大量有機高分子,使它構成了一個復雜的體系,其COD 值(化學需氧量)更達到四千至八千。目前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工藝,滿足不了壓裂返排液的處理需求,既達不到排放標準,也給工廠設備造成很大壓力。
據介紹,上海安潔士石油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的含油污水無害化處理技術,核心技術為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微波誘導催化裝置和敏化劑、活性炭氈線上吸附再生裝置等化學試劑和自動裝置,通過采用先進工藝,成功地解決了含油污水中殘留高分子聚合物帶來的難題。目前,該技術已在油田進行了實地的中期試驗,處理效果達到國家一級標準,處理能力為一噸╱小時,并可根據需要,放大到二十噸╱小時和三百噸╱小時。
含油污水無害化處理技術主要的難點在于:
一,污水的絮凝。以往,水處理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在污水里加入絮凝劑,使那些污物聚集到一起,然后將其排除。但由于含油污水中水油混合,絮凝劑難以發揮作用。加上絮凝劑本身功效的問題,以前完成這個過程需要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難以滿足工業化的要求。此次,安潔士采用了突破性的水處理劑,將破乳和絮凝兩種功能聚合在一起,既具有很強的破乳功能,又具有高速絮凝的功能,一般情況下,一到三分鐘之內,絮凝劑都可以完成污水的絮凝過程,比較適合工業化生產。
二,使污染物「化整為零」。由于含油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高分子,比如返排液中的胍膠以及其它添加劑,造成它的分子量很大。這些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吸附了各種有害物質,由于其分子量大、黏度大的特點,常規的方法無法將它們分離出來。而含油污水分子量高,恰恰就是其處理的核心和難點。
大規模工業化適用
專家認為,此次研究通過將一種新研制的催化劑加入水中,在微波的條件下,將高分子聚合物「打碎」,變成了低分子物質。這種方法使得含油污水處理能夠大規模工業化,能夠達到一百噸╱小時,而一口油井一天產生的污水也只是一百噸左右。
污染物分離降解后,便要將它取出,活性炭氈線上吸附再生裝置做的就是這個工作;钚蕴渴且环N優良的水處理工具,它的表面有很多空隙,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質。很多人家中安裝的自來水凈水機中,有一個個像小罐子一樣的設備,里面多數裝的都是活性炭。水從里面走一遍,出來的就是凈水。但活性炭也有缺點,當臟東西吸附過多的時候,活性炭就會失效。常規方法只有將其取出,到指定地點用高溫爐將臟東西燒掉,然后再經過活化工藝,重新回用。如果用在工業化的含油污水處理上,這個反復取裝的過程,一來造成勞動強度很大,二來容易造成周邊環境污染,成本高,效率低。
新技術采用了「活性炭纖維氈線上吸附及再生裝置」,將活性炭的特性集中到一個纖維氈上,而吸附效率、性能都要高于普通活性炭。另外,它還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和解析性,可以承受五百度的高溫,而這個溫度下有的活性炭就會燃燒。
成為節能減排樣板
在清理時,活性炭氈避免了反復裝取的麻煩,在生產線上通過高溫高壓蒸汽,三十分鐘后就可以將污染物去掉,達到出廠指標。
膜過濾也是此次研究的核心技術一部分。以前的膜往往跟油比較「親近」,容易沾油。而研究人員通過在膜中加入排斥油的物質,增加了膜的親水性,既方便油水分離,又讓膜容易清洗。
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的含油廢水,無論對工業生產,還是對居民生活都會產生極大危害。實驗表明,如果廢礦物油內的有毒物質通過人體和動物的表皮滲透到血液中,并在體內積累,會導致各種細胞喪失正常功能,是公認的致癌和致突變化合物。如果把廢礦物油倒入土壤,也會導致植物死亡,被污染土壤內微生物滅絕。如果廢礦物油進入飲用水源,一噸廢礦物油可污染一百萬噸飲用水。含油廢水作為污染物質,所引發的危害,當與廢礦物油不相上下。
作為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徹底解決含油廢水的回圈利用,不僅為油田實現增產和環保的雙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為各產生含油廢水的企業做好節能減排提供了可喜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