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長石油環保投入64億 呵護生態環境
4月4日下午,“第六屆全國網絡媒體陜西行”的編輯記者團來到洛川,參觀采訪目前我國石油工業唯一的百年“老字號”——陜西
延長石油集團,走進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延安石化廠和延安煉油廠進行實地采訪。采訪前,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積耀向媒體記者團介紹了集團公司的基本情況,并回答了記者的相關提問。
張積耀在介紹中表示,延長石油始終堅持資源開發、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相統一的原則,認真落實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走出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發展道路,呵護著脆弱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
近年來在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的進程中,延長石油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累計投資超過64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在重大項目實施中,充分考慮了陜北資源秉賦和環境承載能力。針對榆林自然環境脆弱的實際,在園區規劃設計和產業開發中,配套建設沙生濕地,發展循環經濟,為生態脆弱地區發展能源化工探索了新路子。
已建成投產的榆橫煤化工園區一期項目、興化大化工項目以及正在加快建設的靖邊油氣煤鹽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延安煤油氣綜合化工園區等五大園區項目,用以環保設施建設的投入都占有很大比例,充分體現了延長石油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構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的發展思路。
延安
石油化工廠作為延長石油延伸產業鏈、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大型項目,該廠的環保設施投資高達4億元以上。2011年12月26日,我國首套國產硫磺精制裝置——延安石化廠2萬噸/年硫磺精制裝置,于當日16時順利生產出純度達99.94%的硫磺產品,質量指標達到國優等級。之前,國內的硫磺回收裝置生產的硫磺產品大多以含水和雜質的硫磺半成品存在。該套裝置的建成投產,提高了硫磺產品的純度和產品質量,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同時將大幅提升延長石油上游生產裝置產出的硫化氫的處理能力,大大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具有顯著的環保、經濟效益。
同時,延長石油加快石油管輸化配套建設,杜絕了油品運輸中的“跑、冒、滴、漏”,實現了從原油主產區到煉油廠、從煉油廠到主要油品銷售集散地的管網化輸送,從而結束了陜西省長期以來的汽車拉運原油和
成品油的歷史。現已建成覆蓋陜北、穿越關中的總長約2000公里的9條原油、3條成品油管輸主線和輔線,實現了油品運輸管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