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背景下,上市油企借助“一帶一路”深化油氣合作,在行業處于“寒冬”的背景下,加速業務轉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業務,尋找新的業務支點。同時,沿線國家的部分油氣企業低價出售油氣田區塊及資產,也為我國油氣企業低成本并購帶來契機。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由于2016年國際
油價在低位長期盤整,全球油氣行業持續大面積虧損,這也倒逼國內油氣企業加速變革。不少企業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機,加速國際化布局。中國石油(7.550, -0.03, -0.40%)協會最新發布的《2017中國油氣產業發展與展望報告藍皮書》顯示,“一帶一路”區域已經成為中國石油企業最重要的油氣合作區,其油氣投資和產量分別占中國石油企業海外總投資和產量的50%以上。
以海油工程為例,由于受油價低迷影響,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19.92億元,同比下降25.98%。但公司的海外收入卻同比增長23%,主要是隨著合同金額較大的Yamal項目、緬甸Zawtika項目、巴西
FPSO項目的逐步執行,海外合同收入進一步增長。
公司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公司加速國際化步伐,努力開拓沿線市場,實現合作共贏。據了解,海油工程已在印尼、澳大利亞、新加坡、沙特、阿布扎比均設有分支機構,在印尼、緬甸、文萊、澳大利亞、中東、俄羅斯、北歐均有項目在實施。
以杰瑞股份為例。2016年,公司國際業務收入同比上漲54.25%,占比上升15.79%,主要是公司加速國際化,深耕國際市場,國外業務收入占比提升。公司表示,
油田工程涉及油氣
勘探開發上游和油氣集運輸送中游,大多數產油國的油氣基礎設施投資嚴重不足,加上“一帶一路”倡議,這將為工程公司拓展國際市場奠定市場基礎。
因此,2016年杰瑞股份對其業務進行了調整性轉型。從過去的
鉆井設備和油田技術服務向油氣一體化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工程設備和服務向油氣一體化工程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盈利模式的升級,將會大大提高一體化技術和工程的綜合服務收入,同時也會帶動傳統制造和服務收入的提高,是油田服務行業謀求發展的一種可參考路徑。
“國”“民”共進加速油氣合作
在央企層面,以中國石油為例,公司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執行近50個油氣合作項目,“一帶一路”已成為其海外油氣產量和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地。
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中國石化目前已先后與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合作,累計投資203.11億美元,累計獲得權益油產量9831.6萬噸。在工程服務領域,中國石化向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石油工程服務,業務涵蓋鉆井、
測井、物探、地面工程等,并帶動了設備和材料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中國參與國際油氣合作是以“三桶油”為代表的國有企業為主,近兩年來,國企仍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油氣合作的主力軍,但民營資本“走出去”的步伐也明顯加快。
公告顯示,華信能源獲得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貝加爾項目3個油田區塊股權,并通過定增擴股與設立能源投資開發基金,進一步收購歐洲黑海、地中海區域加油站,拓展下游物流體系及上游資源股權,完善公司海外油氣終端布局,推動公司的歐洲終端銷售網絡和煉化、儲備一體化產業體系,與國內市場形成聯動互補。
洲際油氣則斥資82億元鞏固海外油氣資產。根據公告,公司擬以6.8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12億股,用于購買上海瀧洲鑫科能源投資有限公司99.99%股權。并向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許玲控制的企業深圳中石絲路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內的不超過10名對象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70億元,主要用于收購標的的建設。
分析人士指出,民營企業利用其機制靈活的優勢,在海外油氣合作中獲得了更多的合作機會,油氣合作已經從由國企為主導,逐漸向國企和民企共同參與的格局轉化。
“一帶一路”助力投資環境優化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為我國的油氣資源并購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開始在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布局油氣項目,不僅包含中信資源、中國石油及振華石油這樣的國企,也包括廣匯能源(4.210, -0.04, -0.94%)、準油股份及洲際油氣等上市民企。
2017年2月23日,振華石油與美國
雪佛龍石油公司簽約,收購雪佛蘭公司在孟加拉國價值20億美元的天然氣田。據了解,該氣田權益產量規模2015年為620萬噸。
不過,信達證券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與過去“三桶油”在海外大手筆并購不同的是,本輪以及未來油氣企業“走出去”將在價值上更具備市場意識。以支付方式為例,過去海外油氣并購多以現金支付為主,并傾向于整體收購,但這對于石油企業來說壓力較大,未來應嘗試諸如股票支付降低現金壓力,收購上市公司部分股權等多種方式。
中國
石油技術開發公司宋文英則建議,油氣合作作為“一帶一路”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政府應積極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促進國內油氣產業的國際化合作。建議統籌協調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形成協同合作的合力,同時加大國際能源組織的合作交流力度,進一步健全區域能源方面的合作體系。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油氣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仍存在資產效益普遍較低、實際控制能力不足和難以獲得優質資源等方面問題。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推進,沿線投資環境將逐步優化,配合能源領域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價格市場化、進口權放開及管網分離等相關政策的實施,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油氣企業實施海外并購將得到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