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單體山地
光伏電站——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送出工程現場。
8533畝土地可以做什么?植樹造林、播種良田……那8533畝荒山又能做什么?7月6日10時12分,全國最大單體山地光伏電站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送出工程第一批30萬千瓦光伏陣列在云南紅河州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的建成將使8533畝荒山變“金山”。
化壓力為動力提前兩月完工
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位于云南紅河建水縣羊街鄉壩埂腳村靠東邊的一片石漠化的山石地上,據當地的村民介紹,以前這片土地一眼望去除了石頭就是野草,然而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座大型的光伏發電項目工程在這片荒山上拔地而起。
據了解,迄今為止,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是全國最大的單體山地光伏電站。投資27.8億元,占地面積8533畝,光伏發電容量為3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約3.65億千瓦時。
負責南莊光伏電站送出線工程建設的云南天星實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磊介紹,施工隊伍要在50天的時間內完成送出線路工程的建設任務,因為前期施工挖鐵塔的基礎特別困難,當地地表都是石頭。挖一個基礎坑,3個人需要挖一整天,利用機械也要13個小時。按以往的經驗至少需要3個月的工期,但通過施工隊全體人員的努力,只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把線路架通了。
為配合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送出工程,紅河供電局克服施工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各方協調配合,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按計劃完成了送出線路的施工任務,使得光伏電站能夠早日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給荒山添一抹新“綠”
我國能源結構以
煤炭為主,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我國能源消費“高增長、高消耗、高污染”的特點,使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能源形勢。
眾所周知,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儲量有限,而火力發電則是利用煤炭燃燒來發電的,煤炭在燃燒時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據計算,1千瓦時電能約消耗0.4千克煤,排放0.5立方米二氧化碳和30克二氧化硫。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大部分無 電家庭主要集中在西部一些邊遠地區,這些地區大的電網難以到達,卻有著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
云南蒙自市屬于紅河州,地處滇南低緯高原季風活動區域,在大氣環流與復雜的地形條件影響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立體氣候特征,光熱資源尤其充足。
據云南冶金
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介紹,南莊光伏電站建在重度石漠化的荒山上,符合國家在荒山荒坡上發展新能源的政策導向。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3.65億千瓦時,年均節約標煤12萬噸,年均減排二氧化碳28萬噸。項目建成后,既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又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據了解,工程伊始,該公司施工單位及時成立了施工項目部,在公司范圍內抽調了管理能力強、技術過硬的98名施工人員。5月28日,在220千伏南莊光伏電站送出工程G11進行首基基礎澆制試點。經過全體施工人員的日夜奮戰,頑強拼搏,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按計劃完成了施工任務。
據悉,預計今年十月后續工程將全部建成投產。該項目的建設,將為紅河電網提供優質
清潔能源,滿足“
十二五”用電需要,對優化能源結構,滿足建水縣工農業的用電需求,發展新能源產業,促進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