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美聯儲強硬言論的打壓下,WTI原油連續3日大幅下挫,本周一因加拿大輸油管道關閉出現反彈。短期看,美元對原油市場走勢起著較大的主導作用,再加上中國經濟發展放緩,預計原油下行壓力仍存。
上周自伯南克有關收緊QE政策的表態后,美元指數連續走高,周一收至82.44。美聯儲削減購債規模言論給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下行壓力。盡管聯儲官員出面安撫市場,但市場情緒完全被退出計劃的可能所左右,甚至忽略了表現優異的制造業數據。近期風險資產遭到拋售,全球金融市場全面回落。目前美國基金經理多半向本國遣返資金,外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也將再次重新配置其外匯儲備,拋售歐元、英鎊和商品幣種,同時增加美元持有規模,以捍衛本幣幣值。大宗商品市場總體走弱的情況恐將維持。
從基本面看,非OPEC國家的原油供應量大幅增加,原油庫存處于高位。4月非OECD國家的日均消費量首次超過OECD國家,消費量將穩定增長并一直延續至明年年初。陣亡將士紀念日后,原油需求逐漸步入季節性旺季,EIA預計三季度全球供需平衡狀況將有所好轉。
EIA將7—8月OPEC閑置產能預測值從300萬桶/日下調17%至250萬桶/日,修正后的閑置產能僅為全球原油需求的2.8%,相對于高企的地緣政治風險來說該數值顯得過低,說明原油市場供需緊張。目前中東局勢升溫,美國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敘利亞與黎巴嫩的沖突升級,地緣政治風險增長,加上加拿大因發生洪災被迫關閉其對美國輸送原油的三條主要管道,短期供應緊張將限制原油跌幅。
綜上所述,美聯儲收縮寬松規模,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減少,原油市場正在經歷一波無風險的拋售大潮流。后期隨著美元持續走強,國際油價仍將面臨下行風險。地緣政治升溫引發供給終端擔憂,第三季度原油需求旺季將會對市場有所支撐,預計原油將在87—95美元/桶區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