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天然氣需求依然強勁增長,冬季供氣高峰是否再現資源瓶頸?昨天,
中海油氣電集團珠海
LNG(液化天然氣)項目開工典禮上,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胡衛平表示,通過擴大進口規模和加大國內開采力度,今年國內天然氣總供應量同比增長200多億立方米,全國基本不會出現去年的“氣荒”。
川氣東送、陜京三線、中亞天然氣管道等新項目,將成為緩解今年用氣高峰緊張狀況的有力保障。與此同時,
中石油各氣田按最大產能開采,產氣量總體增加100億立方米,同時提前安排6.1億立方米LNG的國際采購量以補充冬季供給。
去年,國內天然氣消費總量高達970億立方米,今年需求總量或突破1100億立方米。中海油氣電集團總經理王家祥認為,雖然今年天然氣資源供應增長明顯,但供需環境仍不寬松,需求側管理也要同步進行,避免脫離各地現實條件盲目擴大天然氣消費規模。
繼中石油之后,中海油成為國內天然氣供應的重要力量。王家祥透露,今年中海油海外進口LNG總量高達1000萬噸,折合130億立方米。加上自有海上氣田的產量,天然氣總供應量達到227億立方米,比去年大增54%,將滿足國內天然氣兩成需求。中海油氣電集團是中海油主營LNG業務的子公司,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三大LNG買家。
中海油今年1000萬噸LNG進口,將通過中海油深圳、上海、福建三大已投產運營的LNG接收站登陸,并分別接入地方天然氣管網。這1000萬噸的進口量中,既有簽長期協議價的天然氣合同,又有中、短期合同,還有少部分現貨采購,以確保今年冬季的國內天然氣市場供應。
據透露,去年,在氣荒最為緊張的時候,中石油借道中海油上海的LNG接收站采購現貨LNG,一船LNG就徹底緩解了國內的氣荒,但高價進口低價供暖,一船虧損就高達七八千萬美元。
昨天新開工的珠海項目,是中海油第四個LNG接收站。首期投資113億元的項目建成后,將主要輻射廣東、香港、澳門。該項目一期設計規模為350萬噸/年,計劃2013年投入商業運行。按規劃,中海油將在沿海建設9個接收站。“
十二五”期間,其進口液化天然氣要達到1500萬至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要達到80億至100億立方米。